位于兴平市马嵬镇西500米处,南距西宝公路23米,北依黄山,西距兴(平)乾(县)公路1000米。地势北高南低,呈斜坡状,相传为唐玄宗李隆基贵妃杨玉环的埋葬地(或为衣冠冢)。贵妃墓冢呈环丘状,底径4.5米,高3.2米。整个墓冢顶部用青砖包裹,四周为正八边形围墙,墙高0.9米,每角立水泥棱柱,柱高1.1米,柱顶为“八棱金爪状”。
据史书记载,贵妃死后,用紫垫将尸体裹起来,草草埋葬了。至于当时的墓葬形制方位,记述不详。“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密令中使将贵妃遗体迁葬。此墓是原来的葬地还是迁葬的墓冢,均无确证。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兴平县知事贺文龙立“杨贵妃碑”载:明代这里曾有“百步耕耘之禁”,由于“代远年深,锆犁侵削,日复一日,而丘冢是以剥落矣”。但碑文未言及墓冢的形状。乾隆四十年(1775年)春,兴平县知事顾声雷,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复,曾营造大堂3间,东西两房6间,冢西侧修了亭子,汇唐以后名人诗词,勒石镶在亭子里,并第一次将墓冢封了起来。1937年,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倡导对墓冢修复,墓的周围“缭以墙垣”,又“建筑门楼一座,正亭,厦屋各三楹,回廊若干间,上嵌名人题咏碑石;花坛左右植树百余株,点缀风景。”现镶在贵妃墓门楼上的“唐杨氏贵妃之墓”几个大字系邵力子亲笔题写。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唐杨贵妃墓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贵妃墓遭到了破坏,房屋被拆,碑碣大多遗失,墓冢封砖也被拆除。1978年贵妃墓文管所成立,加强了对墓冢的保护,旅游设施及各种配套工程建设也初具规模。相继恢复了碑石,建起了门楼、大殿、碑廊和亭子等墓区建筑。1989年5月,杨贵妃汉白玉雕像落成。
贵妃墓原有大殿三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2年,省政府决定恢复这座建筑,县上成立了“贵妃墓修复基建班子”,由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古建组设计,咸阳市古建队负责施工,1984年建成。大殿仿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修建。面阔三间,宽9.1米,平面柱的配置,外槽为减柱造。14根直径40厘米的朱红色立柱竖在覆盆形的石柱基上,柱高3.55米。进深五架梁,宽8.1米,柱头斗拱为重拱偷心造,出两挑。前后檐两攒拱斗之间配置“人”字拱,用以装饰,不承重。屋顶为九脊单檐歇山顶,鸱尾瓦作,为羽尾状向两边卷起。大殿为过殿形式,正面和背面装修一致。明间为两开朱红色泡钉木门,铺首衔环。次间底部为清水墙水磨面砖砌筑。左右檐墙底部亦为清水墙。大殿前后、左右檐墙均不承重。整个建筑体现了唐代建筑端庄、朴素、实用的风格。
贵妃墓馆藏的碑碣,从元代到民国共28块,内容以唐代及唐以后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留题贵妃墓的诗词为主。另外,还有记载明代至民国时期,贵妃墓历次维修情况的记事碣6块,碑碣镶嵌在贵妃墓东西两侧的碑廊内。诗碣,既有唐代诗人李商隐、温庭筠、贾岛、郑畋等人的诗作,又有近代林则徐、王文简等人的题咏。作品大都含义较深,对“马嵬兵变”的看法、唐玄宗的功过、杨贵妃的褒贬等各抒己见,不一而论。记事碑则以历代维修为线索,记载自明代以来,贵妃墓的形制、规模和历次维修情况。这些碑碣以记事为主,其后多有诗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