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信息无障碍

        是否打开信息无障碍浏览

        365平台怎么样_365eme_365 office login email

        365平台怎么样_365eme_365 office login email


        郭克让



        1952年隆冬,我们那支后续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乘闷罐列车开赴朝鲜前线。当时,以美军为首的侵略者已被先期入朝的部队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一带。尤其上甘岭的一番较量后敌方已无力北犯,只能仗势其空中优势对我方交通运输线作所谓的“绞杀”。我方则依托构造于山地的一道道坑道工事与之周旋。

        一个落雪的深夜,在我方掩护炮火山崩地裂般的轰隆声中,我们和一支兄弟部队顺利地完成了上万人的阵地大交接,进入了老秃山一线的坑道阵地。在坑道里借助手电筒光线的照射,我惊奇不已地发现:被喻为地下长城的坑道竟然与我村的马窨子十分相似,都是在幽邃的甬洞两侧犬牙交错地分布了一孔孔可容十多人坐卧的小窑洞。

        那一次的阵地大交接,为防止敌方伺机突然袭击,我方是以发动一场强大攻势的猛烈炮火迷住了敌方。当我们各就各位地严阵以待之后,敌方似乎才察觉到我方的真正意图。于是就在我们上阵的当天中午,几处主要阵地便遭到敌机示威性一波又一波地狂轰滥炸,坑道顶部被震得落下了土屑……在敌机轮番轰炸的间隙,我的一颗心不由自主地飞回祖国,飞向了关中大平原上三面临沟的家乡(乾县西阳坊村)。回想起小时候一个月色朦胧的盛夏傍晚,乡亲们在凉风习习的街头消暑闲话中,一位须眉皓白的老人一边嗞嗞地吸着旱烟,一边向围坐身旁的晚辈们讲述起庚子年间(1900)侵略我国的洋鬼子攻陷了北京城,执政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带着满朝文武大臣一路仓皇逃难到了省城西安。在那个强敌入侵,人人面临生死存亡的国难当头,全村人的心拧成了一股绳。经过大家一番商量决策后就从村子东南角的城壕挖掘起,夜以继日地终于挖成一条在地下蜿蜒约半华里,通向东南面深沟的地窨子。这个窨子既能躲藏人也可以牵进牛马驴之类的大家畜,遂被人们顺口称呼为马窨子。

        老人讲过故事后一个闷热的中午。我和十多个小伙伴由领头的擎起一支火把,大家鱼贯地摸入了马窨子。在黄昏潮湿而又非常沁凉的洞内,不时有惊起的蝙蝠从头顶嗖嗖掠过。小伙伴们一个紧紧扯住另一个的汗褂后襟,一路磕磕绊绊地摸行了大半天,猛听得一阵呼啦啦的响声中眼前豁然出现了一道亮光,看到有不少野鸽乱哄哄地挤飞出了哨眼。哨眼是马窨子的尽头,开凿在深沟的峭崖间。从那里俯视几十丈深的沟底,只见悠闲吃草的牛驴都变得猪羊般大小。

        在依托坑道阵地与敌对峙的日子里,远远近近的隆隆炮声日夜不绝于耳。不时萦回我耳际的却常常是儿时讲故事的老人不紧不慢的熟悉声音,他缓缓说到当洋鬼子在京津一带烧杀掳掠的血腥暴行传来,乡亲们听了没有不咬牙切齿地痛恨那帮侵略者。一帮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更是摩拳擦掌地表示:洋鬼子的肩膀上并不比咱们多长了一颗脑袋。不来便罢,来了就跟他们拼,拼他个你死我活!

        人们当下纷纷自备起了梭镖大刀,或是给明晃晃的铡刀安装了长柄。围户们也给各自的猎枪备足了火药铁砂。随后,全村的青壮年男丁聚集关帝庙前焚香盟誓。当场推选出擅长拳棒者充当教练和头领。并且议定了一旦洋鬼子犯境,以锣声向全村人报警;听到锣声后妇孺和老人进入窨子。在与洋鬼子交手中负伤或阵亡,除了按村里住户的地亩多少分摊钱粮予以抚恤之外,还要为捐躯者建庙立碑,以飨乡亲们的四时祭祀和悼念。

        那位须眉皓白的讲故事老人是我的一位堂伯。在村里他被人们称赞羡为“送过皇上的一个人”。当时拥有七十多万重兵的满清王朝,软弱无能竟向仅有两万余兵力的八国洋鬼子屈膝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慈禧太后一行起驾返京之时,我的那位堂伯与一批庄稼汉被征派为民夫。他们赶着牛车将那些皇亲贵胄们的粗重物品从省城运送到了黄河渡口。我的堂伯描述当时所见曾说:“隔河望见山西地面的接驾官员,黑压压地跪倒了一大片。”

        朝鲜停战后,从家信中得知我的那位堂伯已经辞世。使我深感遗憾的是未能向他老人家当面告知:那帮妄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将战火燃烧过鸭绿江的侵略者中,为首几个就是在庚子年间践踏过我们国土,在平津一带无恶不作的那批洋鬼子。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时隔五十年后的朝鲜战场上,却尝到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铁拳的滋味!

        岁月匆匆,打出了国威的抗美援朝,从1953年7月27日停战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我们村的那个马窨子也在宝鸡峡灌区通水的1970年,入口被压埋在一条绕村而过的支渠之下。以后浇地时又有几处涌动的地表塌陷。而今马窨子的遗迹,仅存东沟峭壁间两孔黑洞洞的任由野鸽飞出飞进的哨眼了。尽管如此,我依然感悟到马窨子这个原始的人防工程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能折射出昔日穷乡僻壤的庄稼汉们在强敌入侵的国难当头之时,他们敢于同仇敌忾地随时准备着与侵略者拼杀的英勇爱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奋起反帝爱国怒潮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转载《咸阳往事》




        发表日期:2021-08-09 10:43:08 来源:咸阳市365平台怎么样_365eme_365 office login email馆
        相关信息: 打印】【关闭